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

课间十分钟大班教案

时间:2024-06-08 23:30:25
课间十分钟大班教案

课间十分钟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间十分钟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课间十分钟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一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活动反思:

《课间十分钟》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内容,内容浅显易懂。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以视觉领先、以兴趣入手

“课间十分钟”这一课,在开始导入的部分,我以歌曲《哦,课间十分钟》导入,以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体验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的欢快情绪;在看其他同学课间活动时,正符合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做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内容,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他们是多么的喜欢课间十分钟。

二、精讲精示范,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

在指导学生玩“指鹿为马”的游戏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规则是什么?几个人怎样进行?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明白了游戏规则和步骤,还知道了在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还养成了专注地做事的习惯。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在这节课中我用简单的画面帮助学生学习,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地主体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只要他们能做、想做,使他们乐中学,学中乐。

课间十分钟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10分钟的长短,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能够为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制定合理的计划。

3、向往小学生活,并为入学做好准备。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并完善计划。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计划制定表;笔;计时沙漏一个;前期有关小学内容的墙面环境。

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经开展过的有关小学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间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在小学的一天,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准备书、去厕所……

二、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1、讨论和选择计划内容和计划方式。

教师:我们马上就要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如果是你,“课间十分钟”你会做什么呢?

幼儿:看书、上厕所、喝水、玩游戏、踢球、跳绳……

教师:哇,这么多活动!我们能做的事情真多呀!那我们说了这么多,哪些应该先做?哪些应该后做?怎样才能让自己记得住呢?

幼儿1:我可以写下来,我都会拼音了……

幼儿2:我也会……

幼儿3:我可以画下来……

2、制订计划,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与必要的帮助。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用画、写或者像有的小朋友提出的用拼音的方法,在计划制定表上制定你的“十分钟计划”。

三、活动高潮:体验“课间十分钟”。

1、教师放置沙漏,幼儿开始按计划来完成“课间十分钟”。

教师:相信小朋友们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现在我手上有个10分钟漏完沙漏,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也是10分钟。那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在沙漏漏完之前尝试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现在开始~

2、教师观察幼儿实施计划的情况。

3、沙漏漏空,课间十分钟体验结束。

四、活动总结:梳理与提升经验。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请幼儿来检查查自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教师:你们的计划都完成了吗?

幼儿:完成了!

幼儿:没有……

教师:有的完成了,有的没完成。那老师问一下没完成的小朋友,没完成哪些内容?为什么?

幼儿1:我计划的内容太多了,时间不够,玩玩具和找小朋友说话没完成。

幼儿2: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幼儿3: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幼儿4:我没上厕所,人多,后 ……此处隐藏8320个字……,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评析,贾宗萍

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从幼儿的参观经验谈起,避免了说教。这样的讨论交流既是参观活动的延伸,又能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录像短片有重点地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排。观看后.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交流讨论.再与小学生互动,并及时小结。这样的设计使幼儿主动地提出“为什么要有课问十分钟。怎样安排课间十分钟才是合理的”等问题,并积极商讨解决的方法,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邀请小学生来“点评”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一年级的小学生能与幼儿平等沟通,孩子们也更乐于接受并模仿,因而活动效果较好。

课间十分钟大班教案10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准备: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较好地达到了《细则》的要求"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为幼儿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教育内容要与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应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课问十分钟"不仅是幼儿现在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又是他们即将上小学面临的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所以开展此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重了"体验"的过程。只有当幼儿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发生变化时,学习才能称得上是主动的,只有幼儿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去运用。尤其是"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只有让他们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来亲自感受、体验,才能了解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和活动的关系,了解时间对于我们合理安排活动的重要意义。

(3)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对于大班活动提出的"活动化的共同学习"这一要求。注重了自主性、连续性、共同学习。例如,通过让幼儿自己制订活动的计划,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计划去完成,并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调整计划,很好地调动了他们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的清单,都想在课间十分钟内完成,有的想出来了却不会用标志表示等。

这正是老师了解幼儿真实经验的好机会,老师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才能用更适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这样的过程才是对幼儿的发展有好处的,朱老师在此方面把握很好。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3、本次活动是过程性的活动,而非结果性的活动。

幼儿对于"时间"的体验是不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时间"对于幼儿来说的确太抽象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教师不仅利用"课问十分钟"这个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加丰富的体验活动,例如,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来观察时间,什么时问开始的?什么时间结束的用了多长时间?让幼儿慢慢积累对于"时间"的经验。

《课间十分钟大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